在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的浙江,“技工荒”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。而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却仍在“毕业等于失业”的难题中困惑——
为何一边是大学生们感慨“找份满意的工作太难了”,一边是用人单位表示“宁愿要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,也不愿要一个博士”呢?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轨现象,实在发人深思。
就业率只是一个数据
小贾今年7月份毕业于嘉兴学院电子商务专业,现在温州一家行业内刊做编辑。毕业短短5个月时间,这已经是他的第4份工作了。
10月26日,共青团中央学校部、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“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”,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,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,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.81%,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.02%,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.25%。
小贾目前所在的单位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文化公司,经常要加班、出差,工资也不高。小贾表示可能很快还要换工作。
和小贾有着相似经历的姚舟,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对外汉语专业,他在毕业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换了四五份工作,现在一家网站上班。“工资不高,图个清闲,以后慢慢看吧。”
对于就业率,许多大学生都表示它并不能真实反映就业状况。很多大学生说,如果做一个“大学生就业满意度”调查,恐怕结果就更不乐观了。
民企为何难吸引大学生
期望薪酬一直被看作是衡量大学生就业是否理性的最主要因素,近年来的调查表明,大学生的期望薪酬正逐年下降,大部分人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-2000元之间,甚至有大学生愿意接受“零工资”工作。
对于上述现象,许多专家表示,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,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。
当记者提到技工近年来备受青睐的现象时,小贾就表示,这也只是个别现象,从整体的收入和企业需求来看,大学生还是优于单纯掌握一门技术的技工的。
小贾认为,和技术工人相比较,大学生具有的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能力,从长远来看,“往后我们的发展会比他们更快些”。
而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也对民企存在顾虑。小姚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在台州的一家民企,但由于“觉得民企发展前途不大,不稳定”,只做了十几天就辞职了。
采访中,许多大学生今后的工作理想都是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,或者是公务员。
而企业也有他们的苦衷。周先生在杭州经营一家中等规模的印刷厂。他说,厂子从很小的家庭作坊起步,开始的几个人都只有中学文化。1998年周先生招聘到第一名大学生,当时他很高兴。可很快他便感觉到招来的大学生对企业并不了解,也不愿意去学。最终那名大学生辞职去报考了公务员,此后周先生的厂子也陆续来过几个大学生,“时间最长的呆了7个月。”周先生有些无奈:“他们只是把企业作为一种过渡,所以心思也就没有花在工作上。现在我宁愿高薪去聘经验丰富的印刷师傅,也不愿招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,太累了。”
教育和用人制度的不足
采访中,记者发现,造成目前大学生这种就业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既有个人的原因,还有教育制度和用人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。
许多大学毕业生表示,大学教育的投入成本较大,每年需要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,如果毕业后挣的工资还不如没读过大学的人高,自然会感到心里不平衡,而来自家庭、亲戚和周边同学朋友的压力也让他们不断换工作。而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断裂,也是造成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同时,有专家指出,用人单位在招聘中的“就业歧视”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去年底中央电视台对就业歧视进行过一个网上调查,结果显示有74%的求职者遭遇过就业歧视。
长期从事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认为,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,90%以上的招聘广告均含有歧视性条款,包括年龄、性别、学历、户籍、地域乃至身体上面的歧视,比如身高、相貌等等,就业歧视正在愈演愈烈。
基于此,专家指出,目前出现的“技工荒”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不正常,许多企业内部人才结构并不合理,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制约企业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