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馅饼与就业飘香 媒体调查值得深思
今年全国约有630多万大学毕业生,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,社会、学校和家庭都在积极想方设法帮助大学生们打开就业之门。这几天,见诸媒体的几个调查颇有意思,从中或可品出若干值得思索的问题。
先看创业。现在有种观点,提出要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。鼓励年轻人创业,这固然没错,但问题是,创业技能并非课堂能传授的,创业资本与途径,也并非天落馅饼会砸中每个人脑袋的。《人民政协报·教育在线周刊》推出“大学生创业能否解套就业困境”的调查,结果颇耐人寻味。一方面,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,创业“是一条解决就业问题的路子”;另一方面,又有半数以上的人表示要“先就业几年,然后从熟悉的领域开始创业”。而且,认为“刚走出校门还不成熟,不是创业的年龄”的人群比例最高。
再看求职方向。常常听闻一些议论,一会儿说“大学生是弱势群体”,一会儿又说“不管什么岗位,只要先捧个饭碗就行”,诸如此类,仿佛象牙塔培养出的天之骄子,都已变得理想黯然,只会迫于生计。然而本月公布的“麦可思应届大学生毕业流向月度跟踪调查”显示,在“毕业后的打算”选项中,占第一位的是“找工作最好与专业相关”,比例高达近六成。而且可喜的是,在已经签约和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毕业生中,有近76%的人表示自己的“就业与专业相关”。这表明,学以致用还是深受社会推崇的,也是一种正常和健康的社会形态。
大学生忙就业,中小学生为升学而焦灼。可是,腾讯网上一项最新调查却给出了一个颇具反讽的结论。对“你觉得高考状元会成为以后的职场状元吗”这个问题,有97.2的人持否定意见,多数人认为“高考状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成功者”。
把上述调查连起来看,还真能琢磨出一些共性的东西。比如,原来有种说法,把应试教育比作臭豆腐,“闻起来臭,吃起来香”,现在看来并不尽然。没有理想没有抱负,只会做考试机器的人,要想“香飘万里”,几乎不可能。